試驗目的:
在同等條件下,電解拋光不銹鋼內膽時選擇實體圓柱型輔助陰極電解出來的效果和空心管狀輔助陰極電解出來的效果進行對比。
試驗器材:
304材質不銹鋼內膽(膽口直徑13cm,膽底部12cm)若干、實體圓柱型輔助陰極(底部直徑9cm)、空心型管狀輔助陰極(底部直徑9cm)、不銹鋼電解拋光液(KM0306)。
試驗過程:
試驗一。把304材質不銹鋼內膽連接陽極,用實體圓柱型輔助陰極連接陰極,不銹鋼電解拋光液加溫至60度再加入內膽里,調節電壓為7V,電解時間為5分鐘,拿出來清洗干凈吹干觀察效果為圖1。內壁光亮均勻,但底部有局部發白,沒有出光。再次拿該工件在7V電壓下電解5分鐘,拿出來清洗干凈吹干效果還是有局部發白沒有出光。
試驗二。再取一個304材質不銹鋼內膽連接陽極,用空心管狀輔助陰極連接陰極,不銹鋼電解拋光液加溫至60度再加入內膽里,調節電壓為7V,電解時間為5分鐘,拿出來清洗干凈吹干觀察效果為圖2。內壁光亮均勻,底部也光亮均勻。
試驗效果圖
試驗結論:
電解拋光不銹鋼內膽類型的工件,底部直徑較大時,用實體圓柱型輔助陰極電解,容易出現局部發白現象。使用空心管狀輔助陰極電解出的效果比較好。